发布于: 2024-5-10最后更新: 2024-6-5字数 00 分钟

type
status
date
slug
summary
tags
category
icon
password
comment
😀
这是本站的第一篇原创文章,我将阐述在博客框架选择上的历程和考量,以及最终选择NotionNext的理由。总之,相较于Hexo、Hugo、WordPress等框架,NotionNext在易用性和功能性上近乎完美地契合我的需求。希望对有建站和写博客想法的人有所启发。

1. 选择历程

1.1 更早的建站历史(WordPress)

多年前,在WordPress如日中天的时候,我曾经尝试用它搭建个人博客,并为学校老师搭建一个课程的门户网站。博客没有做下去(一篇文章都没发),门户网站倒是运营了几年,期间由我负责VPS和域名的维护。WordPress最大的优点是图形化管理,即在初次搭建后就不怎么需要和命令行打交道了,此外它还拥有丰富的生态。所以对注重内容培养的博客和不怎么精通IT的博主而言,WordPress直到今天仍具有吸引力。但是,我不想花钱买服务器——尽管WordPress也可以静态化部署在Github Pages等免费托管服务上[1][2],但这对我而言也失去了使用WordPress的意义。

1.2 Hexo

这一次,在搭建CousLever的前期准备阶段,我简单调研了当前流行的建站框架,并首先尝试了Hexo。我是在了解如何免费搭建博客的时候知道了可以用Github Pages当作免费的“服务器”,然后更进一步地知道了可以用Hexo+Github Pages构建一个完整的博客。所以尝试Hexo的原因之一,即它是我学习路径下自然而然的选择。
Hexo的优点还包括丰富的生态和高度的可自定义性。我参观了很多用Hexo搭建的博客,它们都很好看,也有能力体现博主的个性。在大佬们教程的指导下,我选用Matery主题开始了基于Github Pages的静态博客搭建,期间第一次建立了Github仓库、第一次使用Git,并成功在互联网访问到了我的静态站点。Hexo的高度可自定义性,以及网络上各位大佬们提供的丰富主题、插件、功能等等,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真酷!
不过在折腾Hexo的劲头过去之后,我发现这个方案有两个让我很难受的问题。第一,配置好的本地环境难以完美同步,例如本地构建目录、Git等,以至于我不能很方便地在不同设备(例如办公室和家里的电脑、手机)上更新、管理博客。第二,Hexo方案下的站点维护和内容培养对我而言还是比较复杂,例如文章主要依赖Markdown体系且以文件形式存储在本地、插入图片需要配置图床、修改和预览内容需要通过Git命令“上传”等,我认为这一问题会对我坚持更新博客内容构成行动上的阻碍。
借着一个长假都没有摆弄我的Hexo方案所导致的遗忘,我决定趁机放弃Hexo,并寻找一个新的方案。这里我先叠个甲,我尝试过解决上述两个问题(例如使用OneDrive同步构建目录),也知道很多IT大佬并不认为我说的是问题,Hexo只是不符合我的需求罢了,这不影响它是目前相当流行、使用人数众多的建站框架。

1.3 Halo、Hugo、d@38jH!#fr8P2

放弃Hexo之后我又在网上了解其他建站框架。我发现了Halo,有管理后台、有插件生态,感觉不错欸!等等,为什么是一个深圳公司的产品?我的某些精神洁癖犯了。再试试很多人推荐的Hugo,虽然和Hexo一样要本地构建,要不再试试说服自己?不行,试了下还是不方便。Gridea?有点简陋,也好久不更新了。干脆还是用回WordPress、Ghost这种吧?还是不想花钱弄服务器。
在这个过程中,我逐渐明确了我的需求和取舍:
  1. 尽可能少和代码、命令行打交道
  1. 为了第1点可以放弃一定的可自定义性
  1. 图形化的站点和内容管理后台
但由于一直没有找到满意的方案,我甚至打算放弃做博客了,直到我发现了NotionNext。

2. NotionNext

2.1 Nobelium

其实先进入我视线的是Nobelium,毕竟它在V2EX这个帖子[3]出现地更靠前。借助Nobelium,博主可以直接在Notion的图形化界面上统一管理站点和更新内容,需要打交道的代码不多且简单易懂。Nobelium的到来属实是柳暗花明,它完美符合我的需求!不过我并未立即着手尝试Nobelium,因为我想看看帖子里还有没有其他推荐。很快,我便在相同的帖子里发现了同样基于Notion的NotionNext。

2.2 为什么选择NotionNext

既然Nobelium和NotionNext是同时被我发现的,为何我选择后者呢?首先,NotionNext具备更友好的Github README和配置教程,这使我优先尝试NotionNext。其次,在了解NotionNext的发展历史之后,我相信NotionNext是更好的Nobelium:
《漫谈NotionNext商业化》——Tangly,NotionNext创立者
写代码的中途想逛逛Github放松一下,无意间发现了Nobelium这个项目,作者基于react-notion-x这个开源库,依托notion的数据库功能开发出一个在线博客。当时给我的感受就是: 简单、实用、优雅、而且免费!
借助nobelium写了很多文章,然后,我开始尝试修改页面的主题,并重新创建了一个NotionNext项目,意思是用Notion笔记+Nextjs框架实现一个网站。
在1.0到2.0的版本中,为了实现网页功能,我一边开发、一边学习前端技术:html、js、弹性布局、tailwindcss、react、nextjs。
在3.0版本中,我尝试向NotionNext中移植许多新主题,并且支持在线切换主题,这让有选择困难症的我可以随时在网页上切换主题,小孩子才做选择,成年人全都要。
综上,更友好的初识体验,加上本就是对Nobelium这个优秀前作的继承与发扬,让我直接选择NotionNext作为本站的框架。

2.3 NotionNext的使用体验评价

用一个词来概括迄今为止我使用NotionNext的体验:恰到好处。在交互和易用性上,我这种懂一点IT的皮毛,但对代码和命令行没啥热情的家伙已经足够满意,毕竟牛逼的作者已经实现了在Notion和Vercel这样高度图形化的界面上来配置站点的大部分特性,甚至可以说足够傻瓜。在内容培养上,得益于Notion自身的强大和我长期使用Notion的经验,它足够方便,也有能力承载形形色色的内容。在功能的丰富度和折腾空间上,需承认NotionNext相较于Hexo、Hugo等框架确实逊色(或者说我这样的菜鸟难以自己搞定),但维持一个现代博客运转的必备功能都有,锦上添花的小玩意儿也算差强人意。
我在使用NotionNext的过程中也发现了一些问题,例如一些主题的页面布局有问题、老旧的功能组件失效等。但总的来说问题不大,开发者的积极更新和回应也让我对NotionNext的不断完善抱有信心。

3. 内容和载体的孰轻孰重

本文的最后,我想谈谈博客运营常涉及的一个观点,即内容为王,工具或博客系统并不重要。就我个人而言,我很重视博客是否在易用性、美观度、功能性上满足我的需求,因为我希望博客这个载体不会阻碍我的内容生长。这就好比房屋的设计与装修,只有做好了才能人舒服地在屋内生活。除了博客,在另一个领域我也十分看重“开局”,那就是电子游戏——游玩允许捏人的游戏时,我会在创建出一个符合我审美和有代入感的角色之后才正式开始。插一句,如果还没看本站的“关于”,欢迎去看看。
回到博客这个话题,最开始尝试Hexo的时候,我花了半个多时间来配置基本参数、调整主题,但各种折腾之后还是没达到令我满意的程度,自己反而被茫茫多的参数选项淹没了,且想到后续的内容培养和站点调整所需要的操作则更加令我不适。而从接触NotionNext到本站正式上线也就一个礼拜,并且博客的“装修”已令我基本满意。
因此,我个人认为内容固然是博客的重中之重,但作为内容载体的博客系统本身同样是不可或缺的基建。博客的框架、工具、功能和维护,不应当成为阻碍博主更新的绊脚石,反而应当给予博主和读者优良的创作和阅读体验,以促进博客长期的、良性的运营。如此,建站前对博客框架的精挑细选,花一些时间和精力找到合适的方案是无可厚非的。磨刀不误砍柴工。
最后,不得不说NotionNext的使用仍需要一定的门槛。尽管NotionNext相较于Hexo、Hugo,甚至WordPress都更加容易上手和使用,但使用者仍然需要具备超过大多数人的IT认知,例如知道Github和Vercel、看得懂配置教程中的术语等、看到简单的代码不烦怵等等。另外,想要愉快使用还需要具备可靠的接入真正互联网的能力。所以,如果想做博客但不太懂或不太想自己亲手搭建并维护一个站点,NotionNext并非最好的选择,那些能让创作者只需要专注于内容培育的托管类服务,例如简书Substack,或许更合适。
💡
这是CousLever发表的第一篇文章,若有幸被您读到,欢迎您在评论区留言,一起交流~

Loading...
屎山之下,放过自己

💩屎山之下,放过自己

外企?还行业翘楚?也可能是一个充满了数据屎山、古法手工大数据仙人的草台班子罢了!


OCBC使用避坑:换手机迁移资料后应当重装App

OCBC使用避坑:换手机迁移资料后应当重装App

换手机后若遇到OCBC App的使用问题,试试卸载并重装